一位接触过幻方的资本圈人士告诉《最话》,“梁文峰是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如今,他是 AI 圈乃至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科技新秀。其实,自2015年就观察量化投资的人而言,梁文锋早就并非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只是在Deepseek开源前,确实没有人能够料到,这位在A股市场风起云涌的量化投资人,会给全球的AI、资本市场带来如此大的冲击。
不到600万美元的投入,Deepseek就颠覆了行业内外对大模型成本的固有认知,让大众重新评估AI服务的定价,同时也给AI落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据第三方统计,Deepseek是全球最快达到3000万用户的软件,大量用户的接入让DeepSeek在近期频繁出现宕机现象。
对于这位新冒头的搅局者,科技业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梁文锋的采访被海外媒体广泛传播,他的发言被逐字逐句放大分析。从现有资料看,梁文锋多次表达了对美国创新实力的认可,他希望中国公司不仅仅是跟随者,要以创新者的身份加入到竞争中,从技术的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被同行追随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一直以领先者姿态做决策的硅谷,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
在最新采访中,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奥尔特曼表达了对DeepSeek的称赞,认为技术水平已与ChatGPT相媲美,并且盛赞了Deepseek展示链条思维和允许大规模免费应用。“我们清楚,在某个时候,我们迟早会遇到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和性能更强的模型。……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奇怪,令人惊讶的是,它发生的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奥尔特曼也认可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德米斯·哈萨比斯的观点,Deepseek的模型展示了出色的工程能力,“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并不算一项重大的变革。”
奥尔特曼表示,希望能够有机会和梁文锋会面,和对方共同探讨AI在今后的发展。
目前来看,这个愿望在短期内还无法实现,梁文锋拒绝了绝大多数采访,没有出席在巴黎举办的AI大会,Deepseek还屏蔽了所有关于创始人的提问。
上述那位资本圈人士说,“我现在也不知道他(梁文峰)的最新动作了。”
01
这场由中国企业掀起的AI风暴还在持续。
当地时间2月11日,Meta宣布在全球裁员5%。扎克伯格表示,重点裁撤绩效不佳员工,公司未来还会继续提高绩效管理标准,更快速淘汰表现欠佳者,而裁员可以腾出空间用以招聘“最顶尖的人才”。
从社交平台上看,许多被裁员工十分震惊,他们认为从业绩表现看自身并不属于低绩效范畴,完全是为了满足裁员配额而被纳入了裁员名单。
与此同时,许多早就看不惯硅谷员工拿着高额报酬的美国网民,表现得十分幸灾乐祸。这些网民们表示,硅谷精英们不要再卖惨了,应该重新认识下真实的生活了,中国的工程师可以拿更少的钱,制造出更好的科技产品,那么美国科技业从业者可能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独特,硅谷“虚高的成本”该被戳破了。
Meta在裁员的同时,也在大举招聘,在未来几周加速招聘机器学习工程师,以在今年填补裁员空出的职位。Meta预计今年将在人工智能上投入650亿美元。
2月10日-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全球AI行动峰会上,Deepseek更是成为了各方议论的焦点,包括中国在内的61个国家在会后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呼吁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协调,倡导“全球对话”,并呼吁避免“市场集中”以提升AI技术的可及性。
要强调的是,英国和美国并没有签署宣言。
美国副总统万斯还警告称,欧洲不应该对人工智能进行“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杀蓬勃发展的行业。”
与其说反对过度监管,不如说美国不能接受自己不是主导者。
自OpenAI的ChatGPT横空出世让全球进入AI时代以来,科技行业在爆发式增长中一直隐隐约约流露出些许丧气。
OpenAI是以反对巨头垄断、开源的姿态创建的,然而在它拿出了真正可以落地应用的产品后,OpenAI以大模型开发成本过高的理由,走向了闭源商业化道路。
目前,OpenAI Pro版订阅服务的收费高达200美元/月,即便对美国人而言这也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奥尔特曼大肆宣传的开源承诺也变得含糊不清。根据彭博社报道,微软大力推动OpenAI延迟开源进程,以确保其商业利益不受影响。
为了抢占先机,巨头们不得不加紧算力储备的步伐,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这四家公司在2024年资本支出均达到历史最高峰,增速超过30%,资金总额超过3200亿美元。
巨额成本让AI领域的资源越发聚集,除了把英伟达股价推上了历史最高点,各家巨头跑马圈地,试图将 AI 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这就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参与,资金广泛流向硅谷,科技业的话语权进一步聚集于美国。
互联网以开源起家,但每家打着开源旗号的公司,取得优势后,往往走向闭源,成为新的垄断一方的bigtech。OpenAI再度上演“屠龙者终成恶龙”的故事,其实极大地挫败了一批心怀理想的独立开发者,也让人越发怀疑科技进步是否真的带来了普惠效应,是不是进一步拉大了两极分化。就连OpenAI创始团队的多名成员,都因公司发展走向与个人预期严重偏离,而选择离开。
在AI行业逐渐步入僵化的时候,Deepseek这个复兴了开源精神的搅局者,横空出世,对多数人而言都是好事。
02
最振奋的是在过去三年在AI竞争中相对失落的国家和企业。
IBM首席执行官克里希纳就认为,DeepSeek证明了模型不需要“很大”,小型高效的模型也能带来实际成果,有助于实现AI本地化部署,会给AI PC市场带来大量的机会。他还强调,AI的主导权将会落入价值观和优先事项不同的参与者手中,关键技术将不再受掌控。
欧洲企业更是兴奋不已。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就表示:“要创新,你不需要5000亿美元。”显然,矛头直指美国抢占AI主导权的“星际之门”计划。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急匆匆地宣布法国人工智能项目在未来几年将得到1090亿欧元的投资,他强调,欧洲不能仅仅成为人工智能的消费者。
2月,法国初创企业Mistral发布了免费AI超级助手Le Chat。尽管有瑕疵,并很快下线,但眼下的欧洲,非常需要一款落地产品提振信心。
对硅谷而言,搅局者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也并非坏事,反而可能是一针“强心剂”。
硅谷对于特朗普在今年重返白宫保持了相对中立甚至偏向支持的态度,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连续拉扯中,硅谷对站队已经不感兴趣,更希望得到实际的利益,比如特朗普政府在政策上能够给与更多的资金支持。
平心而论,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以“红脖子”为主,这些人对于科技巨头一向没有什么好感,除了高喊“美国第一”、“美国至上”口号,他们对技术内容和公司经营并不感兴趣。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知道一家中国企业做出了超过美国企业的东西,会深深地刺痛“红脖子”的自信心,会激起必须握住主导权的求胜心,这让硅谷可以拿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争取特朗普的支持。
在Meta的财报会上,扎克伯格就主动表示自己仍在“消化DeepSeek的成果”,认可其采取的开源AI路线,但是他特别强调:“全球将会有一个开源标准。为了我们的国家利益,它必须是一个美国标准。”
奥尔特曼则是美国政府1月宣布的 “星际之门”计划的重要推动者。目前,OpenAI、软银和甲骨文三家公司承诺投入1000亿美元,而奥尔特曼对“星际之门”的远期规划高达5000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奥尔特曼靠着“千亿美元项目”的宏大叙事成功击中了特朗普的喜好,这才让他能顶住马斯克的排挤,跻身新一届美国政府人工智能政策核心团队。某种程度上,鼓吹中国企业的实力,反而能更有助于OpenAI拿到想要的资源支持。
Deepseek确实做得不错,但国外的追捧也得选择性看待。
好在,梁文锋很沉得住气。
03
2025年伊始,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转了一大圈。
彼时,老黄的心情非常愉快,不仅面带笑容的跟员工合照,还派送了金额高达万元的红包,并且自信地调侃道“下次来是10万”。
或许,黄仁勋也没有想到,就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横空出世的Deepseek会将英伟达的股价干掉6000亿美元,甚至让资本市场担忧起英伟达的商业护城河还能维持多久。
“我们从未想过要成为颠覆者,这一切只是意外发生的。”
作为全球 AI 产品的“卖铲者”,英伟达几乎垄断了高性能 AI 芯片的供给,全世界的科技公司、AI 初创企业都在排队等着英伟达“施舍”排单。
虽然Deepseek高性能、低算力需求的特点,一度让英伟达的 “AI进步-算力需求增加”的叙事出现了动摇,但很快市场也意识到:如果开源的Deepseek让更多企业、个人能使用到 AI,并且私有部署,更多的创业公司推动开源AI 的发展,算力需求可能还会增加。
于是,英伟达的股价也在最近的交易日出现反弹。
某种程度上,Deepseek是英伟达的盟友,尤其是Meta等大公司也试图研发自己的 AI 算力芯片时,Deepseek的冲击会让这些巨头们更专注于迭代自己的大模型,而不是想即刻摆脱英伟达的控制。
时刻冲在互联网一线的马斯克也在近期围绕Deepseek频频发声,相比奥尔特曼的谨慎,他的言论则显得割裂的多。
一方面,马斯克认可中国拥有大量聪明且非常有上进心的工程师,且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中国做出伟大的东西并不奇怪。
另一方面,马斯克又多次阴阳怪气,表达对Deepseek的不信任。面对网友是否相信DeepSeek只用很少的钱就做到了现有的一切,成为“激发AI潜力的氧气”,马斯克直接回复到“笑死我了,不信!”他还转发支持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宣称的“DeepSeek有5万块英伟达H100芯片”的言论,直指中国企业没有展现真实的投入成本。
马斯克的话也不尽然是全错,毕竟资本圈的人都知道,Deepseek的母公司幻方握有全中国最多的H100芯片。
马斯克还称,自己旗下的xAI会发布更好的模型。可能是想膈应奥尔特曼,马斯克还给OpenAI抛出了以9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的橄榄枝,称自己要将OpenAI重塑为“积极的力量”。
当然,这位世界首富的提议迅速遭到了拒绝。
但马斯克对OpenAI的报价,也在侧面让资本市场对Deepseek的估值有了参照物。2月7日,有传言称阿里巴巴计划以10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10亿美元,收购DeepSeek的10%股份,很快,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颜乔在朋友圈表示:“同为中国杭州企业,我们为DeepSeek鼓掌,但是外界流传阿里投资DeepSeek的信息是假消息。”
其实,想想就知道,Deepseek的估值不可能只有 100 亿美元,应该参考OpenAI的估值。
三年多前,一位杭州的银行圈人士告诉《最话》,幻方团队大概三四百人,管理的基金规模在1000亿人民币左右,管理费1.5个点,超额收益分1/4,当时一年收益有60-80亿。这个收入,加上手中H100芯片,幻方还能继续投入Deepseek大模型的迭代。这可能使得梁文峰在估值、选择投资方时,更有底气。
而在幻方一个早期采访视频里,在镜头前,幻方的AI研究员们颇为自信,“我们已经是个站在全球技术前沿的团队了。”(何伊然)
智玩元宇宙微信公众号
全部评论